網絡安全(quan)之個人(ren)金融信息安全(quan)
科技改變(bian)世界,網絡豐富生(sheng)活(huo)(huo)。隨(sui)著互(hu)聯網技術(shu)快(kuai)速發展,為我們(men)的(de)生(sheng)活(huo)(huo),帶來諸多便(bian)利的(de)同時,也隱藏著不少安全隱患。
今天就(jiu)帶大家了解網絡安全知識(shi),掌握保護個(ge)人信息和財產安全的技能。
個人(ren)金融信息
依據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》,個人金融信息是指金融機構通過開展業務或其他渠道獲取、加工和保存的個人信息,包括個人身份信息、財產信息、賬戶信息、信用信息、金融交易信息及其他反映特定個人某些情況的信息。
個人信(xin)息泄露的危害
騷(sao)擾電(dian)話接二連三
本來(lai)只(zhi)有親朋好友知道的(de)電話,卻經常有陌生人打進來(lai)推(tui)銷(xiao)。你(ni)可(ke)能還(huan)在納悶(men)他們怎么知道你(ni)的(de)電話之時,你(ni)的(de)信息早被賣過多(duo)次(ci)了(le)。
垃圾短(duan)信源源不斷(duan),垃圾郵件(jian)鋪天蓋地
幾乎人(ren)人(ren)都會遇到垃(la)圾(ji)短信(xin)(xin)和郵(you)件的騷(sao)擾(rao),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,個(ge)人(ren)信(xin)(xin)息被(bei)泄露后,手機和電子郵(you)箱每(mei)天都會收到很多這樣的垃(la)圾(ji)信(xin)(xin)息,主要是以廣告(gao)推銷為主。
信用卡被盜刷、賬戶錢款不翼而飛
不法分子通過獲取個人信息非法辦理銀行賬戶或信用卡的密碼掛失、密碼重置等交易,你賬戶里的錢款可能就不翼而飛了,信用卡也莫名地被盜刷了。
莫名其妙,無(wu)端涉案(an)
不法分子(zi)可能(neng)利用你的(de)個人(ren)信息,去干些壞事(shi),如果犯了什么(me)(me)案或發生什么(me)(me)事(shi)故,公安機關或交通管理部(bu)門可能(neng)會依據身(shen)份證的(de)信息找到你,弄得(de)你莫名(ming)其妙(miao)還要配合(he)調查,以至于把你搞得(de)精疲力竭。
不法分子(zi)利用親(qin)朋(peng)、個人的(de)信息前(qian)來詐(zha)騙
不法分子知道(dao)了你的(de)(de)個人信息(xi),編出來些聳人聽聞(wen)的(de)(de)消息(xi),甚至(zhi)對你的(de)(de)哪個朋友、同學或(huo)親戚知根知底(di),還能(neng)報出姓(xing)名與(yu)單位,在(zai)你心(xin)神不寧之時,可能(neng)做出錯誤判(pan)斷(duan),在(zai)慌亂中(zhong)上(shang)了騙(pian)子的(de)(de)當。
冒(mao)充親朋、同學、公(gong)安,坑蒙拐騙(pian)趁虛而入
因(yin)為非(fei)法獲取了你(ni)的(de)個(ge)人(ren)(ren)信息,那(nei)些躲在(zai)暗(an)處的(de)人(ren)(ren)會費(fei)盡心機地(di)想法子坑你(ni)、蒙你(ni)、拐你(ni)、騙你(ni)。有(you)道是“明槍易躲,暗(an)箭難防”,稍(shao)不(bu)留神,可能就會落入壞人(ren)(ren)的(de)圈套。他們根據手中(zhong)掌握(wo)的(de)你(ni)的(de)個(ge)人(ren)(ren)信息,冒(mao)充(chong)你(ni)的(de)親戚、朋友、同學甚至是公安(an)人(ren)(ren)員,實現(xian)以(yi)假亂真。
個(ge)(ge)人(ren)信息(xi)被泄露后,個(ge)(ge)人(ren)名(ming)譽很可(ke)能(neng)無(wu)端(duan)受(shou)損。別人(ren)冒用你(ni)的(de)(de)名(ming)義所(suo)干的(de)(de)一切壞事都歸(gui)到你(ni)的(de)(de)名(ming)下,一時間(jian)很難解(jie)釋清楚。所(suo)以我們要提高網絡(luo)安全防(fang)護(hu)(hu)意識,保護(hu)(hu)好我們的(de)(de)個(ge)(ge)人(ren)金融(rong)信息(xi)。
個人金融信息風險(xian)防范要(yao)點(dian)
切勿(wu)把自己(ji)的(de)身份證件(jian)、銀行卡(ka)、金融賬戶(hu)等轉借他人使用。
不要因為贈(zeng)送禮品就注冊賬(zhang)戶并提供(gong)個(ge)人身份信(xin)息(xi)(xi)、個(ge)人賬(zhang)戶信(xin)息(xi)(xi)。
在日常(chang)生活(huo)中切勿向他人透(tou)露(lu)個(ge)人金融信息、財產狀況等(deng)基本信息,也不要(yao)隨意在網絡上留下個(ge)人金融信息。
盡量(liang)親自辦理金融業(ye)務,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(ren)或中介代(dai)辦,謹防個(ge)人(ren)信息被盜。
提供個人身份證件復印件辦理各類業務時,應在復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和期限,例如:“僅供XX年XX月辦理X業務使用”,以防身份證復印件被移作他用。
不要(yao)隨意(yi)丟(diu)棄刷卡簽購單(dan)、取(qu)款憑(ping)條、信用(yong)卡對賬(zhang)單(dan)等,對寫錯、作廢(fei)的金融業(ye)務單(dan)據(ju),應撕碎或用(yong)碎紙機及時(shi)銷毀。
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(dian)話、短信和郵件。對(dui)方(fang)身份未(wei)核實前,切勿(wu)透(tou)露本人銀行賬號、密碼或(huo)進(jin)行轉(zhuan)賬操作。
在電腦和(he)手機上,不要隨意點擊他人發(fa)來的不明鏈接(jie)或網上搜(sou)索到(dao)的非正規(gui)網站鏈接(jie)。
在使用二維碼(ma)(ma)支付時,不要提前展示二維碼(ma)(ma),以免(mian)被(bei)不法(fa)分(fen)子掃(sao)碼(ma)(ma)扣款。